把握9原則,父母輕鬆教

許多家長或許都曾有個疑惑,自己都知道孩子的「家教」很重要,卻不知道除了幫他養成生活好習慣、學習有效率之外,到底還要教他些什麼。

其實家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自我肯定的能力,並讓他懂得感恩珍惜。

如果孩子從小到大都要爸爸媽媽幫忙改作業、叮嚀隔天要帶的東西、督促他讀書寫字,那麼孩子永遠也不可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麼,究竟父母親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學會自立呢?

以下分享9大心理原則,如果爸爸媽媽們懂得運用這些原則,親子溝通自然事半功倍。

1. 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

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很普通。

幾個月後,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發現A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組的老鼠聰明,能夠最先走出迷宮並找到食物。

羅森塔爾教授不禁好奇,不知這種效果是否也能用在人的身上?

於是他來到了一所國中,挑出一個班級並在教室裡走了幾圈,接著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然後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將來會是個天才。

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國中,奇蹟真的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真的名列前茅。

為甚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這就是“語言暗示”的力量。

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接受過別人的語言暗示,有些暗示是正面的,有些則是負面的。

媽媽是孩子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同時也是給予孩子最多語言暗示的人。

如果孩子長期接受負面、消極的心理暗示,他便會不自覺地暴躁易怒、不受控制,最嚴重可能會影響到他的心理健康,引發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

相反地,如果媽媽時常給予孩子正面肯定,用期待的眼神、讚美的笑容、鼓勵的語言來引導孩子,孩子自然就會懂得自重、自愛和自信。

2. 「太超過」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剛開始,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讓人很感動,於是準備捐款。

結果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開始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

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是沒講完,於是他決定1毛錢也不捐。

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要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實在太氣憤了,不僅不想捐錢,甚至還從盤子裡偷了2塊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時間過久因而引起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太超過」效應。

「太超過」效應在一般家庭中經常發生。例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不斷嘮叨同一件事情,本來剛開始孩子心裡有愧,漸漸轉變成不耐煩,到最後已經討厭反感了。

當孩子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由此便可得知,父母親對孩子的批評絕對不能太超過,孩子犯一次錯,只要嘮叨一次就好。

如果非要再次提醒他,記得也不要用相同的說法,要換個角度、換個方式跟他溝通,這樣,孩子才不會感覺到同樣的事情一直被拿出來講,因而產生厭煩、反抗之心。

臉書留言

留言

作者

吳老師

兒童理財課程、OH卡金錢藍圖卡個人諮商、中英文親子讀經班、父母成長課程「星期一的一堂課」 http://思考致富.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