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9原則,父母輕鬆教

3. 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一段寓言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大聲喧鬧,讓這個老人不堪其擾。

於是,他決定給每個孩子10美分,並且對他們說:「謝謝你們把這裡變得這麼熱鬧,讓我自己感覺年輕了不少,這點錢是表示我對你們的謝意。」

孩子們高興地接受了老人的獎賞,第二天繼續到他家門口大聲喧鬧。

於是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們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等到第三天,老人竟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這群孩子當場勃然大怒,「一天才給2美分,你不知道我們做得有多辛苦嗎?」他們向老人大聲抱怨,並發誓從此以後再也不到他家玩了!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在動機「為了得到錢而玩」,當他控制「錢」這個外部因素時,也就同時控制了孩子的行為。

德西效應其實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

例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100分,我就給你100元」、「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給你買一個新玩具」等等。

父母親卻萬萬沒有想到,這種金錢式的奬勵方法,卻成了扼殺孩子樂意主動學習的兇手。

我的意思不是說父母親都不能獎勵孩子,而是當我們要獎勵他時,應該給他對學習有幫助的東西,例如書本、文具等,而不是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4. 「太陽」效應

「太陽」效應也稱做「溫暖」效應,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

北風和太陽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率先吹起一陣狂風,讓人頓時感覺寒風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緊。

輪到太陽時,他不疾不徐地將溫暖的陽光照耀在行人身上,沒過多久,行人便覺得全身暖烘烘地,便開始解開鈕扣,脫掉大衣。

顯而易見地,這場比賽最後是由太陽獲勝。

在這故事之中,太陽之所以能獲得勝利,就是因為它符合人的內在需求。這種讓人產生自我反省、內在滿足的心理現象,就叫做「太陽效應」。

從這個寓言故事我們就能清楚看到,如果我們在家裡使用「體罰」、「恐嚇」、「威脅」的方式管教孩子,其結果就會像北風一樣,只會讓孩子的心門愈關愈緊。

我的意思不是說父母親都不能打孩子、管孩子,都只能讚美他、任由他。

而是我們要清楚知道,如果北風過度地吹,會讓人愈縮愈緊。同樣地,太陽過度照射,也會造成乾旱。

因此,當我們在管教孩子時,我們要給的不是只有嚴酷的北風,但也不能只有溫暖的太陽,而該是正向恩威,(請注意,是正向恩威,而非負向恩威)才能喚醒孩子的覺知。

P.S. 若想了解什麼是正向恩威,什麼是負向恩威,請參考【星期一的一堂課】

臉書留言

留言

作者

吳老師

兒童理財課程、OH卡金錢藍圖卡個人諮商、中英文親子讀經班、父母成長課程「星期一的一堂課」 http://思考致富.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