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愛, 不會愛 = 不愛

“家長老師們,你愛孩子孩子知道你愛他嗎?”

根據調查,有90%的教師說愛學生,卻只有10%的學生說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

南京浦口區行知小學校長楊瑞清日前在新加坡“以人為本的賞識教育”演講會上,為滿堂憂心忡忡的家長和教師講解了如何“去讓孩子知道我愛你”。

他說,中國做過一項“你愛學生嗎?”以及“你感受到老師對你的愛嗎?”的調查。結果發現有90%的教師說愛學生,卻只有10%的學生說感受到教師的愛。

“老師為你好 學生受不了”

楊瑞清說:“師生關系出現這個落差,顯然是‘老師為你好,學生受不了’的明証。老師不是不愛學生,只是不懂愛,不會愛,結果跟不愛一樣。”這個關係落差,不只出現在學校,也同樣出現在家庭,讓親子關系非常緊張。

他說,把雙耳全聾的女兒培養成美國波士頓大學博士生的中國教育家周弘曾經說,孩子生下時都是眼睛亮閃閃,充滿了靈性,是一塊好鋼。但是後來,卻被不懂教育的父母或教師煉成鐵,還不斷抱怨“恨鐵不成鋼”。他說:“這是多大的悲哀和諷刺!”

楊瑞清說:“愛是人精神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很多孩子長期在一個得不到愛的環境裡成長,表面看來沒有什麼,心靈卻是千瘡百孔。因此,如何讓孩子真切感受到被愛,是教育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他認為家長和教師可以從“走近生命”、“發現潛能”、“喚起自信”、“善待差異”、“引導自選”等方面去讓孩子知道“我愛你”。

他說,“走近生命”不是“走進生命”。孩子的生命是他自己的,長輩可以“靠近”,卻不能“闖進”。為了讓孩子幸福快樂,長輩不應該去強調”吃苦”。

他說:“苦吃多了會變成痛苦。我們要‘刻苦’,不要‘痛苦’。我希望長輩不要僅僅注意分數意義上的‘成績’,或功利意義上的‘成功’,而是幸福意義上的‘成長’。成績和成功,應該是成長的副產品。”

楊瑞清說,當長輩們“走近生命”時,會發現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

他說,北京有一所類似新加坡鄰里學校的“二十二中學”,學生都是基礎較差,其他學校不要的學生。可是在一名好老師孫維剛從國一教到高三的指導下,一班40名學生全上了大學,其中22人還進了中國最頂尖的清華和北大。

楊瑞清說:“這個實例証明了我們的孩子潛力有多巨大,長輩們實在不應該過早地、草草地下‘不行’、‘不好’的結論。”

要孩子脫口說出10條自豪的理由

如何把孩子的潛能發揮出來呢?楊瑞清建議,通過“喚起自信”。

他說:“我常要孩子脫口說出10條自豪的理由,如:年紀輕,我自豪﹔身體棒,我自豪﹔心腸好,我自豪﹔跑步快,我自豪﹔懂禮貌,我自豪﹔寫字漂亮,我自豪﹔唱歌好聽,我自豪﹔不怕困難,我自豪等等。自信心是打開巨大潛能的金鑰匙。有了這鑰匙,孩子的潛能才會向火山那樣爆發出來。”

“喚起自信”的同時,長輩必須准備更多“尺度”來衡量,甚至必須為某些孩子量身定做一些特定尺度,孩子才能有更多的表現機會,獲得屬於他們的成功。因此“善待差異”,善待孩子之間的差異就很重要。

他說:“要把所有科目同樣重視起來。讓語文、數學考試不好的學生,能在踢足球、彈琵琶等方面去找到成功,而且要讓他們知道跳繩第一跟語文考第一有同等價值,不要小看。今天很多人以為語文很重要,跑步不重要,但是突然出現了一個劉翔,能靠跑步為國爭光。姚明也是一樣,他靠打籃球,創造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是驚人的。“

最後,在“引導自選”,讓學生作主的情況下,讓他們在快快樂樂的心情裡,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最終能突顯身上的潛能。

楊瑞清上個月受邀在新加坡永青小學、菩提學校、南華小學、南洋小學、愛同學校、宏文學校等多校巡回傳授“賞識教育”。多名教育工作者對他主掌的南京行知小學很感興趣,表示將在假期為教師和學生組織去行知小學浸潤觀摩的活動。

如果您喜歡部落格的文章,歡迎您多多利用【Email訂閱最新文章】

* 加入我的噗浪

最後提醒大家, 在網路虛擬空間中, 最重視的是禮貌與彼此的尊重. 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很有幫助且值得推廣引用, 請按【funP推推王】, 切勿直接複製流傳喔.

臉書留言

留言

作者

吳老師

兒童理財課程、OH卡金錢藍圖卡個人諮商、中英文親子讀經班、父母成長課程「星期一的一堂課」 http://思考致富.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