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關心對了嗎?

作者:存暘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孔子說:透過觀察一個人所犯的毛病過失,就能知道他後天性格屬於哪種類型了。也能更進一步瞭解他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能保有幾分純善的心了。

人常犯的毛病過失,有很多類型,總觀人們常犯的過失,不外乎兩種—-過與不及。

有的人過於衝動,有的人則優柔寡斷; 有的人過於熱心,反而造成他人的干擾,有的則太冷淡,總是袖手旁觀,所以這「過」與「不及」,再說的深切一點,也可以說是「過於仁」或「不及仁」兩個典型。

有一次,子路遭逢姊姊過世之喪痛,依古禮,手足之喪,守喪一年就得除去喪服,恢復正常生活。可是子路一直很難過,不忍心除去喪服,子路說:「我兄弟姊妹少,向來姊弟情深,想多守喪些時日,這喪服暫且不想脫下。」

結果,孔子就責備他「太過」,也是失禮失宜。為什麼孔子要責備子路呢?

因為為手足守喪一年是「禮」,是正面而適當地抒發自己的情感。例如喪期到,除喪服,表示盡了人倫手足之常情,哀傷到一個程度,也應該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禮」是要人適當抒發情緒,然後適可而止,才能恢復正常作息。

為姊姊守喪本不為過,但延長喪期乃至於不能返回工作崗位,不能恢復正常居家生活,不能奉養父母,不能照顧先生、太太、孩子、家人等,甚至本有的事業工作也都亂了步調,這樣的行為便不合理(=禮).

孔子說:「要看一個人性格的偏向,看他所犯的毛病過失就知道了!」。子路這件事就是太偏重於對他人的情感抒發而未顧及自身處境。

就像現在的人一樣,有的人心腸太軟,有的人則心腸太硬。心腸軟的人,心地善良,總是見不得別人吃虧受苦,如果再加上歷練不足,只是一眛的不忍心,常常到最後成了一個爛好人而已!太容易相信別人,而無法辨別真假,以致自己受騙上當,甚至受了別人的傷害,這就是「過於仁」的結果。

相反地, 當一個人太過理性冷靜,或許是不易受騙,但也可能導致疑心病太重而無法及時給予援助,這冷心拒絕固然可確保自己不受騙,但也錯失了真正關愛協助別人的機會,這就是「過於不仁」的缺點。

心腸軟的人,問題在不知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傷,他的人生功課,是要從對人對事中培養出分辨真假的能力,才能幫該幫的忙,不受謊言所傷;至於心腸硬的人,問題在於太過保護自己,狠心不幫忙需要的人,因此傷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他的人生功課是,不論過去受傷多少次,努力嘗試放下過去的經驗,重新在現況中以客觀角度來觀察判斷,這樣就不會受傷,也容易辨別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平心而論,因愛而受傷幾乎是人人必經之路,也是人人必做的功課,不管是太容易相信別人而不易拒絕別人,還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而拒絕別人,兩者都得重修「愛」這門功課。

也許,我們該平心想想,為什麼我的「愛及關心」沒辦法適當地表達出來,並且達到正面的效果呢?

透過人生的經驗,或許我們也慢慢體會到,原來「愛與關心」,不是一廂情願的熱誠付出就算完成!它是需要透過與他人相互間的互動、理解、回應才能培養出來的能力,既要尊重對方,但又不要被對方干擾;既要保有熱心與真誠,又不要被對方牽扯。

套句孔子的話來說,在人生歷練時除了「仁心」,還得要有「智」—-判斷抉擇,要有「禮」—合理且能顧及他人與自身,最後還要有「義」—有承擔有責任,這一切才能完成。

所以孔子說:「有了過失,別怕面對,只有誠懇面對並改過,才能走過它,它也才不會成為你心中的陰影與恐懼。」

看完本文後,請您試著問自己:我瞭解自己嗎?

Q1: 我知道自己的個性容易偏向哪種方式對待人嗎?

Q2: 當我自己做太過頭了,或者做太少了,我當時就會發覺自己的狀態嗎?

Q3: 我認為全力照顧好家人和小孩,是否也是先生希望我愛他的方法嗎?

Q4: 我覺得努力做好工作,賺錢養家,是否也是老婆希望我愛她的方式嗎?

Q5: 我問過孩子,他是否認為我愛他嗎? 又是什麼樣的情況下他認為我是愛他的呢?

 

如果您喜歡部落格的文章,歡迎您多多利用【Email訂閱最新文章】

* 加入我的噗浪 

最後提醒大家, 在網路虛擬空間中, 最重視的是禮貌與彼此的尊重. 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很有幫助且值得推廣引用, 請按【funP推推王】, 切勿直接複製流傳喔.

臉書留言

留言

作者

吳老師

兒童理財課程、OH卡金錢藍圖卡個人諮商、中英文親子讀經班、父母成長課程「星期一的一堂課」 http://思考致富.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