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我可以」的引擎

語言是思考的具體化

當我們想否定一個人時,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否定他的思想,讓他覺得自己怎麼想都不對。

而我們之所以知道對方的思想,就是根據他說出來的話!

大人在聽另一個大人說話時,絕不「敢」動不動就糾正對方的用語錯誤,最多是以「澄清」的方式,說:「所以你的意思是……?」

但許多大人聽小孩說話,可就不是如此:

「怎麼連這個音也發不清楚呀?你是不是大舌頭呀?」

「我孩子說話『臭奶呆』。」

當大人這樣責問或評斷幼兒說話時,結局常常是,幼兒因為不被了解,氣的愈說愈大聲;或者失去信心,乾脆閉嘴不說了。

「說話」的目的是溝通,它把幼兒心裡想的、感覺的、腦中所理解的,具體的以聲音、詞語陳述出來,期望與聽者溝通。

孩子們自己也很清楚,他們所理解的,遠比他們所能表達的高明得多,所以他們說話時,總會藉助動作、表情,努力把話說清楚。只是這樣的努力,不見得能獲得大人的青睞!

身為聽者的大人,如果動不動就糾正發音、改正文法、批判用辭,那孩子怎麼跟他溝通呢?

孩子已竭盡所能,結果還被嫌東嫌西,他就會覺得自己說的話,都有問題;自己想的,都不成熟。

不管哪種情況,在檢查和糾正的巨尺下,被否定的,是孩子的思考;被阻絕的,是孩子自我嘗試的努力。

一般人對語言學習有個大誤解,就是認為語言是模仿的結果。

在這個認知的前提下,大人把孩子看成是空罐子,所以只要不斷塞入語言材料,幼兒就會說標準的話了。然而實情並非如此。

語言學習,要靠自己歸納

人類的嬰兒,先天上,的確已具備語言學習的機制。但要讓這個先天的機制運作,除了語言環境外,還需要孩子自己的歸納能力,孩子必須把已經學會的,加以類化和轉移。

也就是說,幼兒學會語言,是因為他能從所處的語言環境中,主動歸納出該語言的用法或規則,而且也把它轉用出去。

提供以下幾個例子,你應該很容易看出那些「語誤」,絕不是大人教出來、或孩子模仿來的,因為不會有任何大人這樣子用字或說話。

同樣的道理,細看那些「語誤」,你應該很容易就察覺到,幼兒是使用「規則」在發言,是自己轉用語句來組合的。

「我不要不要吃。」──(雙重否定)

「Those geeses are flying。」──(那些鵝在飛;在不規則的複數名詞,加上複數,以表示很多。)

「我不要那個彎腰的紅包。」──(不會說「折到」,轉以自己會用的語詞表達。)

「Open the light。」──(打開燈;應是turn on,明顯受到「開」 燈的影響。)

假如語言的學習只是純模仿,那些語誤又怎會從孩子的嘴中吐出來呢?

所以孩子的語誤,不是錯誤,應該說是:「兒童文法」的類化表現。

那是孩子潛意識的、不自覺的從語言環境中,歸納出語言的規則,也類化著、轉移著那些規則,以求表達和溝通。

不用擔心,孩子不會永遠停留在他的「兒童文法」裡!

有個統計數字是這樣的:一個正常人,每天平均要講四萬個字。

也就是說,當你的幼兒身處在充滿話語的環境裡,他有的是聆聽「正確語言」的機會。

所以他有足夠的刺激,去修正他的兒童文法,然後再轉用那已修正過的規則。經過這樣的循環試驗,孩子的說話,也就會愈來愈接近「大人文法」了。

語言的學習,既然得靠孩子自己的努力,所以大人要讚許孩子在努力過程中每一個嘗試、每一個自我修正,也就是要允許孩子說錯話!

臉書留言

留言

作者

吳老師

兒童理財課程、OH卡金錢藍圖卡個人諮商、中英文親子讀經班、父母成長課程「星期一的一堂課」 http://思考致富.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