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的一堂課~61—-孩子未經同意拿東西?

你知道人與人之間能力的差別只在於思想嗎?你希望成為優秀的人才嗎?你明白自己現在的人際關係, 金錢藍圖, 親子關係的狀態都是你”想”出來的嗎? 

如果你對於自己的現狀不滿意, 請你相信,唯有改變思想才能轉變命運! 

歡迎你報名公益課程<星期一的一堂課>.  

在本週星期一的一堂課中,談到【子曰:「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仁, 游於藝.」 

志於道是必須由現實生活開始落實舉步.人以良知良能為基礎, 在德行上有所心得, 使自己的生活不斷地道德化, 這是修身君子的現實依據. 

而仁與禮乃是成德藍圖的主觀及客觀面. 仁是道德生活的主觀依據.主觀指的是內在生命可以自我作主的觀點, 即內聖功夫. 

禮則是道德生活的客觀活動. 在與人互動或點化生活秩序時, 使得當的言行成為成全人我真心善意的意義, 在如此優美的人我關係中從容生活, 即外王的功夫. 

然而, 現實生活中其實是天人合一的. 內聖中含有外王的能力與根源.外王中也含內聖的功夫在其中, 這上下內外是完整而不破裂的.】 

我忍不住分享道:「我發現有一個小三的男生, 因為父母親的成長與改變, 他好像慢慢地找到了內聖與外王合一, 在人我互動關係中如何和諧的竅門. 

舉個實例, 上星期在讀經班下課後, 他跑來跟我借手機玩電動. 我說待會老師要開會, 且手機沒電, 沒辦法借他, 他便悻悻然地跑開. 

結果在我開會時, 從眼角的餘光中竟發現他打開我的皮包, 將手機拿出來玩.

他的母親站在旁邊按耐著怒氣, 用壓抑的口吻說他怎麼可以不經別人同意拿手機玩. 

我走過去看著他的眼睛對他說:『老師沒有辦法接受你這樣的行為, 我覺得沒有被人尊重, 我很不喜歡這種感受.』 

那男孩立刻用耍賴撒嬌的口吻回應道:『老師, 拜託你借我手機啦…』 

我嚴肅地看著他回答: 『很抱歉, 我不願意借你手機!』 

回家後, 母親曾試圖要跟兒子討論這件事, 但是苦無機會開口, 況且自從上了課程以後, 深知不能再用沒有智慧的方式打罵他.

於是我和這位母親商量下次一旦有契機點到來時,我們共同幫助孩子當下釐清與人互動的觀念與態度. 

上個星期, 讀經班下課後, 他又來找我借手機玩.

我回答道:『上禮拜那種不舒服的感覺, 老師還沒忘記, 所以我沒想好是不是要借你手機.』孩子悻悻然地跑開, 過了三秒鐘, 他又跑回來撒嬌說:『老師, 借我手機啦…』我回道:『我還沒決定好要不要借你.』 

過了三秒,他又跑來央求我借他手機, 我忍不住回應道:『說真的, 老師並沒有感覺到你是真的想要尊重我的感覺. 如果你每隔幾秒鐘就來追問我, 我只有感覺到被壓迫, 被強迫, 那種感受很不舒服耶…

你要不要去揣摩一下什麼是尊重別人, 讓別人能在舒服的感覺之下考慮一件事情?』 

結果他過了五分鐘以後, 才跑來問我. 我說道:『這次老師覺得你有給我足夠的時間考慮, 這種感覺很舒服, 也比較有被尊重的感覺.

待會我要開會, 你要掌握好時間, 當我一開完會, 就要將手機還給我, 你做得到嗎?』孩子點點頭.果然在開會後, 他信守承諾, 將手機歸還. 

下課後, 他的母親便與孩子討論當天上課的情形.

孩子主動分享今天玩手機的過程與心情. 

媽媽問:『你覺得這次玩手機跟上星期玩手機的心情哪裡不一樣?』 

兒子說道:『上次玩手機很緊張, 這次比較輕鬆』 

媽媽問:『為什麼上次比較緊張?』 

兒子回道:『因為上次怕被發現, 所以很緊張』 

媽媽問:『媽媽很好奇為什麼你上次會選擇那麼做呢?』 

兒子說道:『因為我怕問了以後, 萬一對方不同意, 我會很難過.』 

媽媽說道:『原來如此. 那麼你這次詢問對方, 對方也有可能不同意, 那你覺得這次的作法跟上次的作法, 你比較喜歡哪一個?』 

兒子回道:『我喜歡這次的作法, 比較不會那麼緊張….』 

誠如剛才課程中所提到的, 我發現當家長願意透過學習來修正自己的思想語言, 而他們的內在與外在愈來愈一致時, 在面對孩子的偏差行為的當下, 反而更清楚知道如何引導孩子回到一致的軌道上.

否則, 一般的家長遇到孩子這樣的行為, 通常不是破口大罵, 就是棒棍責打, 孩子根本就搞不清楚該怎麼做才對. 

講出想玩手機的真實心情, 結果不是被罵就是被拒絕; 不講出來直接行動, 卻又惹來一頓打罵. 在那種身心都痛苦的情況下, 孩子好像真的很困難建立起良知良能呢.」 

老師接著回應道:「上週日一個媽媽帶四歲的兒子一同來上心靈成長課程. 孩子在課堂上不斷地哭鬧, 干擾媽媽上課.

於是我們請媽媽把孩子帶到樓下, 然後跟孩子說: 

『小朋友, 今天這個課程是針對大人上的, 不是針對小朋友的. 那你是小朋友對不對, 所以你決定要自己留在樓下, 盡情的玩樂, 還是要跟媽媽到樓上去上課?』 

四歲的小男生咿咿呀呀地說他要跟媽媽一起. 

老師說道:『既然你要跟媽媽一起, 這又是針對大人的課程, 所以有一些條件跟規範一定要遵守. 

第一, 上課不能帶玩具, 第二, 上課不能吃東西或吵鬧, 你是要選擇在樓下隨性地玩耍, 還是要到樓上幫助媽媽專心上課?』 

結果四歲的小男孩選擇幫助媽媽專心上課. 果然, 他就真的是使盡全身的力氣忍耐住身體的燥動與好奇, 一直到下課.」 

聽完老師的分享讓我徹底領悟到, 為什麼課程中會提到【經典義理與生命問題能深刻結合, 並且感動人心, 是因為他們犯的錯比其他人都多.

愈是生動的講解, 愈是蘊含了犯錯後的懊悔、改過中的煎熬, 以及徹底走過後的清明澈悟.】 

原來唯有父母親放下身段, 透過在正面團體中的學習與歷練來修正自己的思想與語言, 才有辦法從這些經驗中體會出孩子那種被委屈、被壓抑、沒有被尊重、沒有被體貼等等的心情.

而父母親的那種深刻的體會, 才是讓孩子真正轉變, 願意配合父母並修正自己行為的致勝關鍵啊. 

 

*美人魚想問: 當你發現孩子偷拿錢時, 你會如何引導呢?

請大家多多留言回應唷… 

 

如果您喜歡部落格的文章,歡迎您多多利用【Email訂閱最新文章】

* 加入我的噗浪 

 

P.S. 『您的世界是您所相信的! 唯有轉變思想才能改變命運!』 

如果各位網友們喜歡這篇文章的內容, 請您相信, 這只是星期一的一堂課的一小角, 唯有實際行動、親身參與才能窺其全貌.

最後,提醒大家, 在網路虛擬空間中, 最重視的是禮貌與彼此的尊重. 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很有幫助且值得推廣引用, 請按【funP推推王】, 切勿直接複製流傳喔. 

臉書留言

留言

作者

吳老師

兒童理財課程、OH卡金錢藍圖卡個人諮商、中英文親子讀經班、父母成長課程「星期一的一堂課」 http://思考致富.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