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車法則,趕走校園霸凌?

你這輩子曾有多少次,覺得受到不公平的批判?

你做了錯事,但你受到的責備過度嚴厲。你犯的錯,害你從此被貼上標籤。人們認為你冷漠無情、不關懷別人、心腸歹毒。

雖然你後悔所做的事,卻因為批評的人說得太過分了,而覺得受辱。你的一番好意、善良本性,以及平常的好表現,都被一筆勾銷。

當其他人不願放過你犯的小錯,而且嚴厲地指責你,你當然會覺得受到傷害,好像你就該被打入十八層地獄似的。

即時原諒

當我們因為別人一時的過錯而嚴厲地責備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就不是我所說的「即時原諒」、輕輕放過,而是在別人身上倒垃圾。

任教於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家魯斯金(Fred Luskin)在《為愛而寬恕》一書中,談到原諒的力量。魯斯金發現,學會寬容,生活會更快樂和健康:

㈠寬容的人身體比較健康。

㈡常怪罪別人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比較高。

㈢懷恨在心,不願原諒的人,血壓、肌肉張力和免疫反應會有負向的變化。

㈣光是有原諒的念頭,心血管、肌肉和神經系統便會立即改善。

㈤學會原諒的人承受的壓力較小,身體呈現的壓力症狀也比較少。

每一天,我們都可以選擇回應別人的方式。當某個人真心誠意道歉、表現悔恨之意,而且想要有所補償時,我們便有機會展現寬容。我們可能仍要他們負起責任,付出賠償,但我們願意原諒他們。

心理學家艾渥辛頓(Everett Worthington)是寬恕研究領域的另一位佼佼者,在他的著作《寬恕與和解》中,談到我們有必要多多練習「寬恕」這項技能。

柳博米爾斯基在她的著作《幸福多了40%》中建議:「被人原諒時要心懷感謝。在你學會原諒別人之前,先練習感謝你曾被原諒的一件事。」

生活並不是一連串不相干的事件—–它是不斷流動的。你和別人的一段互動如何結束,將影響你如何回應下一個人。

你如何對待一個人,會影響下一個人,而那個人會把那個能量帶給他遇到的人。當你原諒別人犯下的錯誤,就會啟動一波好的循環;

當你用言語和行為懲罰他們,便會啟動一波不良的循環。

哈佛大學心理學者威廉特(George Vaillant)在他的著作《精神的進化》中提出結論:

「原諒別人,就像是卸下心中一塊大石或解決棘手難題。想要報復的念頭,一下子轉換成愉悅的心境。」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反應可以像那位不當班的警官和車子保險桿被刮傷的女士,或者像是外套被咖啡潑濕的上班族。

你得做出選擇。你會即時原諒?還是氣憤難消,用嚴厲的語氣責備別人?
一切全看你了。

* * *
我在一家咖啡館進行這本書的編輯工作時,有個男士起身,不慎打翻桌上的一大杯咖啡,弄髒了地板。咖啡還濺到隔壁桌一位上班族的長褲和公事包。

那個上班族嚇了一大跳,趕緊站了起來。他的褲管濕了,公事包也滴著咖啡。

打翻咖啡的那人連忙道歉,滿臉通紅。

那位上班族卻笑著說:「至少我喜歡咖啡的味道!」

兩個人都笑了。

然後他們各自拿起餐巾紙,開始東擦西抹。

向垃圾車說不

想想最近幾個月,你是不是曾經表現得像垃圾車,太過嚴厲地責備某個人?

你如何把他們的錯誤,誇大成難以容忍的冒犯?

想想你在那些事件中所抱持的態度。

回頭思考,如果你選擇原諒對方,是不是能更快離開不愉快的感受?

臉書留言

留言

作者

吳老師

兒童理財課程、OH卡金錢藍圖卡個人諮商、中英文親子讀經班、父母成長課程「星期一的一堂課」 http://思考致富.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