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必學的5大教養觀念

李岳庭特別強調,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因為除了喜與樂,怒和哀也是正常的反應。

如果孩子一哭,就喝斥他:「不要哭!再哭就要處罰!」或是孩子有怒氣,卻罵他,「生什麼氣!」孩子表面上聽話,內心卻會產生不安全感,並認為有情緒是不好的,會失去父母的愛、會遭受處罰,如此一再壓抑、否定自我情感,看似一個聽話的孩子,卻也會變成缺乏自信、無法體諒別人情緒的孩子。

比較好的做法是「同理孩子的情緒」,當孩子說,「我再也不要跟王小明玩了!」父母要懂得說,「[hidepost=1]你好生他的氣,對不對?」[/hidepost]

有時事情不見得要「解決」,情緒發洩出來就雨過天青了,「其實孩子的復原能力很好,他們只是需要有人懂他們的情緒、禁得起他們的哭鬧,」李岳庭說。

第3步:多用「我……」,正確傳達訊息

反過來,當父母希望孩子聽你說時,要多用「我」開頭的句子。

高登認為,父母說話有無效果,差別便在於傳達「你……」或是「我……」的訊息。

譬如剛下班的爸爸非常疲憊,無心陪兒子玩,他可以說[hidepost=1]「我累了!」[/hidepost]完整表達自己的問題。

以「你」開頭的句子是無法準確傳達訊息,因為無論是「你走開」、「你好煩」都是將矛頭指向孩子,讓孩子無法了解你真正的想法,徒生誤解。

「我……」的訊息也讓孩子擔負起改變自己行為的責任。

試比較看看[hidepost=1]「我好痛,我不喜歡被踢。」[/hidepost]與「你真壞,你不可以這樣踢人。」顯然前者可以讓孩子思考應負什麼樣的責任,後者只是在指控孩子的罪行,讓孩子感到愧疚或防衛。

此外,「我……」的訊息傳達,等於是敞開自己真實的感受,這也鼓勵孩子誠實表達他的感受,而「你……」的訊息則往往針鋒相對,鬧得不歡而散。

第4步:正面鼓勵,培養堅韌能量

最能夠產生正向力量的溝通是鼓勵。

心理學家席格爾(Julius Segal)認為,孩子身邊至少要有一個所謂的「魅力成人」可以與小孩溝通,讓小孩知道「我相信你,我會站在你這邊」,當孩子遭遇逆境時,可以藉著「魅力成人」的關心,累積樂觀堅韌的能量。

「母親賦予我的禮物,最重要的一項,或許是我的自信心。」20世紀最偉大的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說。母親是他最熱情的啦啦隊,經常打電話給報社,要求刊登他的每項小成就。

母親正面的鼓勵驅使威爾許往後面對人生,時時展現堅毅的韌性,不論是事業上的挑戰,或者健康上的心臟病。

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初中聯考落榜,高中又留級,他只好轉進軍校就讀,當時他自覺人生黯淡無光,母親卻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前程依舊光明,黑幼龍因而再次振作起來。

要小心的是,鼓勵或讚美都要避免不真誠、脫離現實。

南.絲弗(Nan Silver)在《培養高EQ小孩》提到避免不實的讚美,因為自信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不實的讚美只會讓孩子養成粉飾太平、沾沾自喜的習慣,這種與現實脫節的自信,反而對孩子有害。為

人父母理當不斷告訴小孩永遠愛他、支持他,但這與不實讚美截然不同。

李岳庭則認為,與其讚美工作的成果有多棒,不如讚美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而且具體描述,父母可以對孩子說,[hidepost=1]「我看到你好用力,想把作品完成。」「你靠自己做到了。」[/hidepost]

第5步:表達愛語,預防憎恨恐懼

與孩子溝通,語言只是其中一種方式,父母必須觀察孩子,學習孩子最能接受的各種語言。

在蓋瑞.巧門(Gary Chapman)博士與羅斯.甘伯(Ross Campbell)合著的《兒童愛之語》中指出5種對兒童表達愛的語言有:身體的接觸、肯定的言詞、精心的時刻、禮物、服務的行動。

巧門認為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情緒箱子,猶如汽車的動力來源,這個箱子最高級的燃料就是父母無條件的愛,也就是接納、肯定孩子本身,而不是以孩子所做的事來增減愛他的程度。

唯有當箱子充滿了這樣的愛,才能預防孩子有憎恨、感覺不被愛、罪惡感、恐懼等問題,而父母也才能深入了解他們,處理他們的行為問題。

為了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父母必須學習表達孩子獨特的愛語,每個孩子主要的愛語都不盡相同,父母越能夠針對孩子的愛語去表達,越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

臉書留言

留言

作者

吳老師

兒童理財課程、OH卡金錢藍圖卡個人諮商、中英文親子讀經班、父母成長課程「星期一的一堂課」 http://思考致富.com

3 thoughts on “爸媽必學的5大教養觀念”

迴響已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