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溝通的36個方法~2

建議二: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

美國教育家塞德茲認為,父母討厭孩子問問題,是種愚蠢的做法。這種做法也許能夠換來片刻的寧靜,但是,在不知不覺中會壓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甚至會抹殺孩子最可貴的探索精神。

塞德茲對於兒子小塞德茲提出的問題總是耐心地給予回答,他不會像有些父母那樣嫌麻煩,敷衍了事。儘管有時候孩子的問題會不著邊際,大大超出了成年人的知識範圍,但是,他也會嚴肅對待,從不對孩子的天真報以嘲笑和諷刺。

有一次,小塞德茲問塞德茲:「爸爸,這本書上寫的這件事我不太明白。」

說著,他把一本關於達爾文進化論的兒童版遞給了塞德茲。

「你有甚麼不明白的呢?」塞德茲問兒子。

「進化論中說人是由猴子變來的,這是對的嗎?」小塞德茲問道。

「我不知道是否完全對,但達爾文的理論是有道理的。」塞德茲回答道。

「可是既然人是由猴子變的,那麼為甚麼現在人是人,猴子仍然是猴子?」小塞德茲問。

「你沒有看見書是這樣寫的嗎?猴子之中的一群進化成了人類,而另一群卻沒有得到進化,所以它們仍然是猴子。」塞德茲說道。

「這恐怕有問題。」小塞德茲懷疑地說道。

「甚麼問題?」

「既然是進化論,那麼猴子們都應該進化,而不光是只有一群進化。」

「為甚麼這樣說?」

「我覺得另一群猴子也應該得到進化,變成一群能夠上樹的人。」

正當塞德茲和兒子展開討論的時候,哈塞先生插了進來:「能夠上樹的人不就是猴子嘛。」

「不,哈塞先生,我們是在討論進化論而不是在講故事。」小塞德茲一本正經地說道,彷彿是對哈塞先生的玩笑表示不滿。

哈塞先生不再說話,但他的臉上卻流露出一種不以為然的神色,他認為塞德茲沒有多大的耐心來回答小塞德茲這種問題。

「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事實上是猴子當中的一部分沒有得到進化……」塞德茲接著向兒子解釋著。

「我不懂,這是為甚麼?」

「這個理論的確有些複雜,但這是個事實。」塞德茲無法再解釋得更深入了。

「為甚麼?」顯然,小塞德茲仍然不放過這個問題。

「這可能和物種以及生存條件有關係。」塞德茲這樣回答著。

「甚麼生存條件?那麼猴子是怎樣受到影響的?」小塞德茲追問不休。

於是,塞德茲只好再解釋著:「據我所知,一群猴子由於某種原因不得不在地面上生存,它們的攀爬能力逐漸退化,而又學會了直立行走,經過漫長的進化變成了類人猿;
另一群猴子仍然生活在樹上,所以沒有得到進化。」

「我明白了。可是為甚麼要進化呢?如果人能夠像猴子那樣靈活不是更好嗎?」小塞德茲又開始了另一個問題。

「雖然在身體和四肢上猴子比人靈活,但人的大腦是最靈活的。」塞德茲向兒子解釋著。

「大腦靈活有甚麼用呢?又不能像猴子那樣可以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小塞德茲接著問。

「身體靈活固然好,但只有身體上的優勢是遠遠不夠的。大腦的靈活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文明。」

「甚麼叫文明?為甚麼要創造文明?」小塞德茲問道。

「因為文明代表著人類的進步。」塞德茲解釋著。

「可是為甚麼要進步呢?」小塞德茲追問。

「因為只有人類進步了才能有好的生活,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和動物區別開來。」

「為甚麼要和動物區別開來,難道它們不好嗎?」

就這樣,小塞德茲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儘管他的問題在成年人看來非常可笑而且毫無根據,但是,塞德茲總是盡力回答兒子的每一個問題,不讓兒子失望。

在一旁的哈塞先生看到這種情形,忍不住問道:「威廉,你的問題可真多,你不覺得有些問題會難住你的父親嗎?」

塞德茲卻說:「這沒有甚麼,即便再難的問題,我也會盡力回答。如果我自己不知道的事我也會想辦法弄清楚。比如查閱一些資料。」

「是的,我爸爸總是這樣。」小塞德茲高興地回答。

在這裡,不管孩子怎麼提問,塞德茲總是耐心地回答,同時,在不斷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與孩子一起學習。這樣,孩子不僅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願意向父親學習,同時,還會從父親身上領會不斷學習的重要性,這樣的親子關係自然是很和諧的。

臉書留言

留言

作者

吳老師

兒童理財課程、OH卡金錢藍圖卡個人諮商、中英文親子讀經班、父母成長課程「星期一的一堂課」 http://思考致富.com